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长江日报】学做心肺复苏、DIY驱蚊香囊,60个“医二代”医院过六一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1日讯 五彩的泡泡印染着孩子们的笑脸,自己动手探索科学的奥秘,和爸爸妈妈一起实践心肺复苏,学会辨认中药材并亲手做一个驱蚊香囊……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武汉市第一医院60个“医二代”来到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度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神奇的魔…
2018-06-04 查看详情
【长江日报】老年人得“手机依赖症” 比年轻人更伤身 每天12小时“拴”在手机上 老年人得“手机依赖症” 比年轻人更伤身
本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徐若云)听戏、下棋、刷微博、聊微信、视频聊天……眼睛每天12个小时“拴”在手机上,半年下来,王大爷头晕眼花得厉害。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这是玩手机时间太长造成的。家住硚口区陈家墩的王大爷今年72岁,平时注重保健养生的他耳聪目明。去年9月,…
2018-05-02 查看详情
【武汉晚报】爱打羽毛球 女子双脚跟腱全断了 运动医学专家提醒:一些人天生跟腱细短,更适合爬山骑车游泳
1年前打羽毛球右侧跟腱断裂,刚恢复打球,一个猛然后退,左侧跟腱也断了。昨天,记者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病区见到了刚做完跟腱修复手术的田女士。手术后她才知道,自己个矮体胖,跟腱天生短细,根本不适合打羽毛球。该科副主任医师凃峰透露,科室每月要接诊十多…
2018-05-02 查看详情
【武汉晚报】丈夫患癌医生称活不过3年 妻子9年如一日照料创造奇迹
男子查出鼻咽癌,被“判”最多活不过3年,做生意的妻子毅然将店面交给女儿,全心全意贴身照料。9年来,彭爱珠用爱的力量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昨日,记者联系上李泗河时,他正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住院。“我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如果没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看着陪在…
2018-04-28 查看详情
【武汉晚报】因脑溢血卧床一月 男子长6处乒乓球大褥疮 85后护士百余次深蹲换药伤口终痊愈
护士每次换药都要深蹲1个多小时,一点点地为何先生清除褥疮伤口处的腐烂组织(院方供图) 本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严睿 吴婷)51岁的何先生因脑溢血全身多处“压疮”入院,85后护士百余次深蹲数小时换药,仅用一个月就让6处乒乓球大小的褥疮奇迹般痊愈。“谢谢你们像自…
2018-04-23 查看详情
【健康报】“不限号”医生孙曾拯
□特约记者 李权林 记者 毛旭 通讯员 谯玲玲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孙曾拯进入了九旬高龄,但他依然奋战在门诊一线,一周坐5次门诊,年门诊量过万人次。孙曾拯是武汉江城皮肤病诊疗名家,有“孙皮肤”之称。而孙曾拯所在的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是国…
2018-04-20 查看详情
【长江日报】艺术生练歌高低音“停摆” 帅小伙“娘娘腔”面试碰壁 医生开嗓音培训班教人“发音”
嗓音训练师杜晓辉给患者示范正确发音方法 记者胡冬冬 摄 “抬头挺胸,双腿微微打开,一手放在胸口,一手放在肚子上。吸气!用手感觉一下小肚子鼓起来没有?”“没有?不要紧!多练习几次就好了。我们再来一次。”……15日上午8时30分,在武昌一高校读大二的小宇如约…
2018-04-17 查看详情
【武汉晚报】打麻将斗地主买彩票,从不计较输赢 眼不花耳不聋腿脚健,世界各地游玩 97岁“潮”老太住院,竟是第一次
本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严睿 郑俊)“我妈活了97岁,这是她生平第一次住院。”赶在清明小长假前,家住汉口常码头发展三村的潘汉汛女士把自己亲手做的蛋糕送到了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感谢管床医生和护士们半个多月来对自己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 听闻唐秀菊老人一辈子…
2018-04-09 查看详情
【武汉晚报】鱼骨“跑”进气管 爹爹咳嗽两年 医生:老年人吃饭时细嚼慢咽别说话
本报讯(记者刘璇 通讯员雷荣浩 曾云)咳嗽咳痰两年,吃药打针都不见好转,近日才知“祸首”是两年前呛入气管的鱼骨。 66岁的李爹爹家住汉南,身体一向健康。2016年春天起,他开始持续咳嗽,到当地医院就诊,医生说他得的是肺炎。奇怪的是,从那以后他的“肺炎”就没断…
2018-04-09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