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6项针灸国家标准出炉,你了解么?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4-08-08 浏览量:624

长江商报消息 专家称“标准化”已在汉推广数年,将有利于临床医生操作


本报讯(记者 刘迅 通讯员 杨敬慈)日前,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发布6项针灸国家标准和12项针灸行业组织标准。昨日,武汉市一医院针灸科主任表示,针灸操作规范数年前已在武汉推广,已从穴位规范,逐步发展到处方、治疗规范化。


此次出台的6项针灸国家标准包括《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的“芒针”、“腹针”、“毫针基本手法”、“刮痧”,以及《腧穴主治》和《针灸学通用术语》。


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主任黄国付说,近年来,国内外针灸热持续升温,有些国家还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但西方医学界称,针灸只是“安慰剂效应”,仅限于镇痛。


“针灸历史悠久,但一些名词内涵界定不清,量化操作缺乏准确规范,造成临床操作差异,统一标准有必要。”黄国付说,武汉几年前就在临床推广针灸技术操作规范。操作规范针对每一种病症、不同治疗手段,已从穴位标准向处方标准、治疗标准一步步细化,“这是利于临床医生安全操作,也方便科研、教研工作,对今后针灸向社区、农村基层医院推广更有规范可循。”


记者走访发现,市民选择针灸治疗的热情多年不减。武汉市一医院每年针灸患者10万人次,其中两成是年轻人。


提起针灸,大部分市民都知道这是我国古老的医疗方式,除此以外,似乎了解得并不多。昨日,记者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随机采访20位市民,九成还不知针灸有诊疗操作规范。28岁的小林说,她常去美容院,听说做面针能美容养颜,也没多想,就办了一张卡,“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针灸也有操作规范。”


对此,武汉多位针灸科专家表示,针灸不是培训几天就能操作的,必须对经脉、穴位的熟悉程度高,操作手法也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