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均系栽培。主产于河南、广西、四川等地。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干燥。药材以外壳白色、种仁饱满、端面色白色为佳。
【处方用名】 白果、白果仁、熟白果。
【规范方法】 白果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尘。
白果仁 取净白果,除去硬壳。
熟白果 取净白果,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呈黄色,取出,放凉,去壳;或取白果仁蒸透,取出干燥。
【药典方法】 白果仁 取白果,除去杂质及硬壳,用时捣碎。
炒白果仁 取净白果仁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有香气时,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量化方法】
白果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尘。
白果仁 取净白果,置炒至灵活状态,温度为200℃的针炙沙锅内,不断翻动,当温度由172℃回升到197℃,药物开始发生爆裂时,用时约5分钟,迅速筛去砂,放凉,剥去外壳,取仁,晒干。
熟白果 取净白果,置炒至灵活状态,温度为200℃的炙沙锅内,不断翻动,当温度由172℃回升到197℃,药物开始发生爆裂时,用时约5分钟,筛去砂,放凉。
【成品性状】 白果 本品为椭圆形,长1.5—2.5cm,宽1—2cm,外表白色或灰白平滑坚硬,两面隆起,两侧边缘各有一条纵横,顶端有一圆点状突起,基部稍尖,气微清香,味微甘苦。
白果仁 为除去外壳的白果种仁,形似白果,表面淡黄棕色,胚乳肥厚,质硬,捣可碎,破开内有一细长形的胚,气清香,味甘苦。
炒白果 形如白果,外表颜色加深程浅黄红色,质硬。
【鉴别】
1.显微鉴别
横切面 中种皮为5~6层石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壁厚。内种皮为1~2层薄壁细胞,有的壁上具孔纹或细网纹,内含砖红色物质。胚乳细胞多角型,富含淀粉粒。
粉末 呈深绿色。中种皮石细胞类圆形,壁厚,孔沟清晰。内种皮薄壁细胞类圆形,排列紧密、胞腔内充满棕红色植物,有时可见到壁上具有孔纹或细网纹并微木化的长行细胞或类圆形细胞,常数个相连。具缘纹孔管胞两端斜尖。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淀粉粒为单粒,脐点呈裂缝状或飞鸟状。
2.化学鉴别
纸层析 4%硼酸水溶液展开,10%AlCl3荧光观察。
薄层层析 聚酰胺G薄层,展开剂:CHCl3-MeOH-H2O(9.3:0.7:0.2),紫外灯或者5%AlCl3乙醇溶液,荧光观察。
3.色谱鉴别 高效液相Zorbax ODS(25cm×4.6mm I.D.),流动相:水-甲醇-四氢呋喃(75:15:5),流速1ml/min,柱温30℃,柱压15.9Mbar,检出波长:220nm。
【含量测定】
1.二黄酮类的测定 用Novapak C18柱(15cm*3.9cm),四氢呋喃-丙醇-水(21:10:69)为流动相(1ml/min),270nm检测。
2.银杏内酯的测定 色谱柱为3μm Mi-corsorb 3 Spherical C18柱子(100*4.6mm),洗脱液为异丙醇-水(10:90),流速1.0ml/min,220nm检测。沸水提取液丙酮溶解点于硅胶板上,乙酸乙酯-甲苯-丙酮-乙烷(4:3:2:1)为展开剂,紫外灯365nm观察。
3.芦丁的测定 YWG-C18(10μm,4.6*300mm);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40:57.5:2.5,v/v);流速1.0ml/min;柱温32±1℃;λ=254nm;灵敏度0.05AUFS。
【性味与归经】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 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用法与用量】 4.5~9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6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1.
[3]刘重芳,等.中成药,1992,14(7):7.
[4]庄向平,等.中草药,1992,23(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