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叶
本品为拍科植物侧柏Biota orientalie(L.)Endl.的干燥嫩枝梢与叶。栽培或野生。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夏、秋二季均可采收,剪下小枝,晾干。药材以叶嫩、色青绿、无碎末者为佳。
【处方用名】 侧柑叶,侧柏叶炭
【规范方法】 侧柏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粗梗及果实,筛去灰屑。
侧柏叶炭 取净侧柏叶置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凉透。
【药典方法】 侧柏叶 除去硬梗及杂质。
侧柏炭 取净侧柏叶,置热锅内,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量化方法】 侧柏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粗梗及果实,筛去灰屑。
侧柏叶炭 取净侧柏叶,置锅底温度为200℃的锅内,不断翻动,炒时有微弱的炸裂声伴随,当产生大量浓烟,温度由122℃回升至210℃,药物外表呈焦褐色时,用时约4分半钟,出锅,灭尽火星,放凉。
药物炒用量 250g。
【成品性状】 侧柏叶 本品叶细小鳞片状,质厚,紧贴于细小扁平嫩枝上交互对生,深绿色或黄绿色,先端钝圆,质脆,易断,气清香,味微苦。
侧柏叶炭 叶紧缩于细小扁平嫩枝上交互对生而成麦穗状,多断裂约为10mm长,表面焦褐色,有光泽,气焦香。
【鉴别】
1.外观鉴别 本品多分枝,小枝扁平。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质脆,易折断。气清香,味苦涩、微辛。
2.显微鉴别
粉末:绿色。①管胞多成束,纺锤形,为螺纹、具缘纹孔和单纹孔管胞。②下皮纤维壁甚厚,木化,胞腔线形,可见短线状孔沟。③表皮细胞壁略呈念珠形增厚,被角质层,角质层上布有草酸钙砂晶和小方晶。④小枝表皮细胞和叶片表皮细胞可见凹陷的气孔,保卫细胞较大,侧面观哑铃形,壁稍木化,观察的角度不同,形态各异。⑤树脂道多破碎。
3.理化鉴别
3.1.取本品粉末约1g,加甲醇10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加少许镁粉振摇,滴加盐酸数滴,1~2min后显红色。[1]
3.2.取本品粉末1g,加60%乙醇25ml,回流l小时,滤过,取滤液,加盐酸镁粉少许,滤液均显红色。[2]
3.3.取[理化鉴别]2中滤液分别点于滤纸上,晾干,喷三氯化铁试剂后均显浅绿灰色斑点。[2]
4.光谱鉴别
4.1.取粉末5g,乙醚脱脂后,用乙醇10ml回流提取半小时,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干后.喷2%三氯化铝乙醇试液,烘干,置紫外灯(365nm)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1]
4.2.取[理化鉴别]2中滤液分别点于滤纸上,显淡黄色斑点,氨熏后黄色加深,254nm紫外光下观察,侧柏叶斑点呈明显的黄色荧光并保持40秒以上,直至氨气挥尽,渐变为紫蓝色;柏树叶斑点显微弱黄色,保持l~6秒钟即变为紫蓝色。[2]
4.3.取[理化鉴别]2中滤液分别点于滤纸上,均显现淡黄色斑点,喷10%碳酸钠试液后黄色加深,254nm紫外光灯下观察斑点均显明显黄色,久置不变。[2]
4.4.取[理化鉴别]2中滤液分别点于硅胶G板上,254nm紫外光灯下均显微弱黄色荧光斑点,喷三氯化铝试剂后,荧光稍增强。[2]
5.薄层鉴别
5.1.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水浴回流提取lh,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溶解,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海松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ml含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供试品液15µl和对照品液10μ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甲醇(20: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兰醛浓硫酸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淡蓝)。[3]
5.2.取[理化鉴别]2中滤液点于硅腔G板上.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作上行展开,展距13cm,254nm紫外光灯下观察斑点荧光,喷三氯化铝试剂后荧光稍增强。[2]
5.3.取本品挥发油用石油醚稀释15倍,取此液点于硅胶G(110℃活化1小时)板上,分别用石油醚(I),石油醚-醋酸乙酯(85:15)(Ⅱ)为展开剂作上行展开,展距13cm,用茴香醛-浓硫酸试液显色,105~110℃ 5分钟。样品分别显6个,5个斑点。
5.4.称取本品生品、炭品各5g,分别用75%乙醇50ml回流提取40分钟,滤过,滤液分别用石油醚萃取4次,每次5mI。醇层水浴蒸干,放冷。加醋酸乙酯2ml。溶解,取此液分别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苯-醋酸乙酯-甲酸(5:4:1)展开,分别在自然光和紫外光灯下观察。生品在自然光下有7个斑点,炭品有5个斑点;紫外光灯下生品有7个斑点,炭品有3个荧光斑点。
6.紫外谱线组法鉴别[4]
溶剂 |
吸收度A 上限 |
原试液浓度 (g/ml) |
稀释倍数 |
测试液浓度 (g/ml) |
H2O |
3.0 |
1.0×10-1 |
100 |
1.0×10-3 |
EtOH |
3.0 |
1.0×10-1 |
100 |
1.0×10-3 |
CHCl3 |
1.2 |
1.0×10-1 |
40 |
2.5×10-3 |
Pet |
2.0 |
1.0×10-1 |
40 |
2.5×10-3 |
侧柏叶紫外谱线组图谱数据
最大吸收峰位值 (nm) |
|
|
|
|
|
276.0(sh) |
328.5sh |
316.75sh |
276.0(sh) |
|
266.25(sh) |
280.5(sh) |
284.25(sh) |
213.0 |
|
226.25 |
225.5(sh) |
249.25 |
|
|
|
210.75 |
|
|
【含量测定】
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侧柏叶中槲皮苷含量[5]
1.1.色谱条件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冰醋酸(60:40: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槲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将槲皮苷对照品用甲醇溶解成0.5mg /ml。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甲醇2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
本品含槲皮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10%。
1.2.色谱条件 色谱性:YWG-G8(20×40mm,7~9μm);流动相:KH2PO4(0.01mol/L)-甲醇-冰醋酸(5:4:1.5);检测波长:260nm;流速:0.5ml/min,柱压约2.5×103kPa;槲皮苷的tR=10.8min。
样品测定 取同一批样品各0.5g,精密称定,置25.0ml量瓶中,加入甲醇适量,超声振荡30分钟,甲醇加至刻度,摇匀,静置后取上清液进样5μl分析,计算, [6]
1.3.色谱条件 流动相:甲醇—0.5%磷酸溶液(45:55);流速:1ml检测波长:368nm;进样量:10μl数据处理机外标法计算含量。
样品溶液制备 取本品1g,加60%甲醇50ml,分别加5%盐酸50ml,加热回流1h,放冷,过滤。用甲醇定量转入100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用0.5µm的滤膜过滤。按色谱条件测定槲皮素含量。[7]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槲皮素标准品2.5mg,用甲醇溶解成0.05mg/ml。
2. 干酪素法测定侧柏叶中鞣质含量[8]
实验条件及方法 以蒸馏水做空白,UV—265FW紫外分光光度计(岛津)于720nm处测定吸收度AΙ和AⅡ,由∆A求得侧柏叶中鞣质含量。
样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60℃干燥4h过40目筛的侧柏叶粉末0.25g于l00ml圆底烧瓶中,精密加入30%甲醇50ml,将烧瓶和内容物称重,水浴回流0.5h,冷却后补充溶剂至原重。离心15min,精密吸取上清液6ml,加pH5的醋酸一醋酸钠缓冲液10ml,再加30%甲醇定容至20ml.,得溶液I。精密量取溶液Ι10ml入已盛有350mg干酪素的50ml棕色容量瓶中,振荡1h,过滤,得滤液Ⅱ.各取溶液I、Ⅱ lml,各加Folion试剂5ml.再加1.5%碳酸钠溶液至刻度.摇匀.室温放置15min。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总黄酮含量[3]
实验条件 415nm波长处扫描测定吸收度。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芦丁用50%乙醇溶解成60μg/ml溶液。准确加入0.1M三氯化铝溶液3ml和1M醋酸钾溶液4ml,摇匀,并随行空白对照放置40min反应完全。
样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过40目筛并于60℃恒温烘4h的本品1g于50ml烧瓶中,加50%乙醇25ml,称重,水浴回流4h,补充溶剂至原重量,离心,精密吸取上清液3ml,蒸干,热水溶解并稀释至20ml,离心,精密吸取稀释液3ml,准确加人0.1M三氯化铝溶液3ml和1M醋酸钾溶液4ml,摇匀,并随行空白对照放置40min反应完全,于415nm波长处扫描测定吸收度。 计算总黄酮含量。
4. 比色法测定侧柏叶中总黄酮成分含量[9]
实验条件及方法 用1221型分光光度计于425nm测定总黄酮吸光度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供试品粗粉约1g,精密称定,滤纸包裹后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石油醚(30℃-60℃)60ml,加热回流4h,弃去石油醚液;取出滤纸包,挥干石油醚,置三角瓶中,加50%甲醇置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加甲醇40ml,提取时间分别为2h,1h,1h,滤过,并滤液,挥干溶剂;残渣加甲醇溶解,过滤,定容至200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溶液制备 取槲皮苷对照品,用甲醇制成70µg/ml。
5.薄层扫描法测定侧柏叶中异海松酸的含量[10].
扫描条件 测定波长λS=560nm,参比波长λR=660nm,X=13mm, Y=15mm, SX=3,狭缝0.4mm×0.4mm
层析条件 硅胶G、0.3%羧甲基纤维素钠、10%氢氧化钠水溶液(7∶18∶2) 展开剂:氯仿-甲醇(100∶0.5);显色剂:2%香草醛浓硫酸,105℃烘箱显色10min,显色后覆盖玻璃板。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异海松酸对照品,配成1.8mg/ml的氯仿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过40目筛的侧柏叶粉末5.00g,置烧瓶中加100ml95%乙醇置水浴锅上保持微沸2小时,过滤,洗涤滤纸,残渣加100ml95%乙醇回流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蒸干,再用95%乙醇转移至5ml量瓶中,定容。
【性味与归经】 苦、涩,寒。归肺、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 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用法与用量】 6~12g;外用适量。
【贮藏】 置干燥处。
参考文献
[1] 郑宏钧.现代中药材鉴别手册 [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1:494.
[2] 苗明三.现代实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 [M].第一版2000:663~664.
[3] 程立方,田樱,何慧. 侧柏叶药材质量标准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房,1995,6(03):10.
[4] 袁久荣.中药鉴别紫外谱线组法及应用 [M].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第一版:25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173.
[6] 孙文基,沙振方,吴静. 侧柏叶中槲皮苷的HPLC测定 [J]. 药学学报,1987,22(5):385.
[7] 仲英,孙立立.不同产地侧柏叶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J].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9,6(04): 241.
[8] 程立方,田樱.干酪素法测定侧柏叶中鞣质含量 [J]. 时珍国医国药,1995,6(03): 13.
[9] 张国琴,刘延红,潘田琅. 侧柏叶中总黄酮成分含量测定[J].西北药学杂志, 2001,16(03):107.
[10] 程立方,崔秀君,高永建.薄层扫描法测定侧柏叶中异海松酸的含量 [J].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