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章

当前位置:工作室首页 > 传承文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脉颗粒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发布者:余南才工作室 发布时间:2018-06-09 浏览量:339

易艳东,马威, 黄浩 , 付雷, 林世和, 余南才 (武汉市

 

第一医院实验中心, 湖北武汉 430022)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脉颗粒中薯蓣皂

 

苷元的含量。 方法:色谱柱为 A gilent Z orbax C18 色谱柱(250

 

mm×4 .6 mm , 5 μm), 柱前加保护柱。 流动相:乙腈-水(93

 

7), 流速:1.4 m L·min-1 , 检测波长为 203 nm  , 柱温为 30

 

℃。 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4 .44 ~ 22.2 μg 范围内与峰

 

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 3);平均回收率为

 

96 .79 .70%(RSD 为1 .34%, n =6)。 结论:本方法简单、准

 

确 , 可用于清脉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  关键词]  清脉颗粒;薯蓣皂苷元;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

 

 

[ 中图分类号] R927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5213(2010)05-0418-02

 

清脉颗粒为我院经验方剂, 由白英、白花蛇舌草、蛇莓、徐长卿、丹皮、甘草等中药组成, 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淤止痛之功效, 用于周围血管疾病, 特别是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制剂中君药白英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功效, 薯蓣皂苷元是其分离所得有效成分, 具有溶血、降血脂、抗菌、消炎、恢复病变组织等作用[ 1] 。 因而建立了薯蓣皂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了其在制剂中的含

 

量 , 旨在为清脉颗粒的产品质量和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Va rian 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清脉颗粒(由本实验中心提供, 批号 080506 , 080515, 080604);薯蓣皂苷元(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111539-20000001);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 其余试剂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 gilent Zo rbax C18 色谱柱(250 mm

 

×4.6 mm , 5 μm), 柱前加保护柱;柱温:30 ℃, 乙腈-水(93

 

7)为流动相;流速:1.4 mL·min -1 ;检测波长:203 nm ;理论板数按薯蓣皂苷元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 在本实验条件

 

下 , 薯蓣皂苷元与同杂质峰的分离度大于1 .5, 且阴性样品溶

 

液在相应保留时间无干扰。 色谱图见图 1 。

 

2 .2  溶液的制备

 

2 .2.1 对照品溶液 精密称取 105 ℃干燥至恒重的薯蓣皂苷元对照品适量, 加乙腈溶解并稀释制成 1 m L 含1 .11 mg 的溶液, 即得对照品溶液。

 

2 .2.2 样品溶液 精密称取本品 5 g , 至 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水 13 mL , 甲醇 70 m L , 再加盐酸溶液 17 mL , 水浴加热回流1.5 h , 冷却, 滤过, 取续滤液 50 mL , 用等体积石油醚(60



 

 

~90 ℃)萃取 4 次, 分取石油醚层, 回收石油醚至干, 用适量乙腈溶解转移至 5 mL 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 滤过(0 .45 μm), 即得。


 

 

 

 

 

 

 

 

图 1   高效液相色谱图

 

A .对照品;B .阴性对照;C .样品

 

Fig 1   H PLC ch romatogram

 

A .reference substance ;B.negative ;C .sample

 

2 .2.3 阴性对照溶液 取缺白英的阴性药材按样品溶液的制备项下制备, 即得。

 

2 .3 线性关系考察 吸取薯蓣皂苷元对照品溶液配制成质量浓度依次为0.222, 0 .444 , 0 .666 , 0.888, 1 .11 g·L -1 的系列标准溶液, 进样 20 μL ,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 记录峰面积,以薯蓣皂苷元的进样量(μg)为横坐标, 测得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作图, 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得回归方程:A =367 .93 X + 740 .4(r=0 .999 3)。

 

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4 .44~ 22.2 μg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 连续进样 5

 

次 , 测定薯蓣皂苷元峰面积值, 计算得其 RSD 为0 .02%, 表

 

明本方法精密度良好。

 

2 .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 在不同的时间内测

 

定薯蓣皂苷元峰面积, 并计算得含量 RSD 为1 .63 %, 结果见表 3。 结果表明在 8 h 内有较好的稳定性。

 

2 .6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本品 5 g , 共 6 份, 分别加入薯

 

蓣皂苷元对照品, 按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依法测定, 记录色谱图, 并计算薯蓣皂苷元的回收率, 结果见表 1 。

 

表 1  回收率试验

 

T ab 1   Results of reco very ex periment

 

取样量 样品含量 加入量

测得量

回收率

平均回

RSD/ %

 

/ g

/ mg

/ mg

/ mg

/ %

收率/%

 

 

 

 

 

 

 

 

2 .4899

2 .3654  2 .3655

4 .6202

95 .32

 

 

 

2 .5002

2 .3752  2 .3750

4 .7065

98 .16

 

 

 

2 .5000

2 .3750  2 .3750

4 .6875

97 .37

96 .79

1 .34

 

2 .4998

2 .3748

2 .3748

4 .7088

98 .28

 

 

 

2 .5005

2 .3755

2 .3755

4 .6512

95 .80

 

 

 

2 .4956

2 .3708

2 .3708

4 .6433

95 .85

 

 

 

 

2 .7    重复性试验 取本品(批号 080506)5 g , 精密称定 5

 

份 , 分别置 250 mL 锥形瓶中, 按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依法测定, 记录色谱图, 并计算含量, 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

 

好, 见表 2 。

 

2 .8 样品测定 取本品(3 批)5 g , 精密称定, 分别置 250 mL 锥形瓶中, 按样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 依法测定, 记录色谱图, 依外标法计算薯蓣皂苷元的含量, 结果见表 3 。

 

3  讨论

 

在进行样品前处理时, 本实验曾先用甲醇提取至无色,

 


 

[ 基金项目] 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07AA 301B09) [ 作者简介] 易艳东, 女, 硕士, 药师, 电话:027-85332366 , E-mail :yan don g y @163 .

 

com  [ 通讯作者] 余南才, 男, 学士, 主任药师, 电话:027-85332368 , E-m ail :yu nan cai2005 @yahoo .com .c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年第 30 卷第 5 Chin H osp Pharm J , 2010 M ar , Vol 30 , No .05

· 419 ·

 

 

 

 


 

2

重复性试验

 

 

 

 

 

 

 

T ab 2

Results of

repea ted expriment

 

 

 

 

 

 

 

 

 

 

 

 

编号

取样量

峰面积

测得值

含量

平均含量

RSD

 

 

/ g

/ mg

 

/ mg·g -1/ mg·g -1

 

1

4

.999 8

 

4 231

9 .487

1

0 .95

 

 

 

2

5

.001 2

 

4 280

9 .620

3

0 .96

 

 

 

3

5

.000 5

 

4 138

9 .234

4

0 .92

0 .95

1 .86

 

4

4

.989 9

 

4 301

9 .677

4

0 .97

 

 

 

5

5

.001

 

4 255

9 .552

3

0 .96

 

 

 

 

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n =3)

 

T ab 3

Determina tion of co ntenents o f sample s(n=3)

 

 

 

 

 

批号

含量/ m g·g -1

RSD/ %

 

080506

0 .95

1 .86

 

080515

1 .05

1 .59

 

080604

1 .12

1 .06

 

再用盐酸水解, 结果发现重复性不好。 因此本实验选用盐酸-甲醇溶液将提取和水解一步完成, 避免分步操作步骤繁琐带来的损失。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 本实验曾对水解盐酸浓度和水解时间分别进行了考察, 盐酸的最终浓度为 1, 2 , 4 mol·L -1 , 测得样品含量分别为0.2%, 0.23 %, 0 .07%;加热回流时间分别为0 .5, 1 , 1.5, 2 h, 测得样品含量分别为 0 .18%, 0.20 %, 0 .25 %, 0 .15%。 并经验证试验, 确定为本实验的样品处理过程。

 

薯蓣皂苷元极性较小, 可溶于有机溶剂及甲酸中, 不溶于水。 本实验曾采用三氯甲烷、石油醚(60 ~ 90 ℃)、醋酸乙酯萃取薯蓣皂苷元进行比较, 发现采用氯仿萃取会出现严重乳化现象, 醋酸乙酯萃取不完全, 而石油醚(60 ~ 90 ℃)相对提取效率较高、样品溶液颜色近无色, 处理方法简便、可行;并对石油醚萃取次数进行了考察测定, 发现萃取 4 次薯蓣皂苷元基本萃取完全。

 

检测波长的确定参考中国药典[ 2] 并用薯蓣皂苷元对照品溶液经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 AD)全波长扫描测定, 结果在

 

203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故确定其检测波长为 203 nm 。流动相的选择参考中国药典[ 2] 进行相应的调整, 并通过系统

 

的方法学考察, 建立了清脉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试验结果标明, 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 可作为清脉颗粒的

 

含量测定方法。参考文献:

 

[ 1]  孙立新, 孟楠, 何珉, 等.H PLC 法测定中药白英中薯蓣皂苷元

 

的含量[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7 , 01 :29-31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