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楚天都市报记者郑晶晶 陈媛 通讯员喻锎 王琛
心急如焚抱着生病的孩子登记住院,却被告知连走廊都住满了需排队,有时甚至要等好几天,这是不少患儿家长曾有过的遭遇。今日,武汉一家公立医院宣布重开已关停长达14年之久的儿科病房,而江城其他数家医院也表示有类似考虑,这意味着儿童就医难、住院难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儿科病房关停14年后再开张
宣布重开儿科病房的是武汉市第一医院。今日,在该院新外科大楼20楼病房,楚天都市报记者看到,走廊绘着丰富多彩的童话系列彩绘,传统白色被单被彩色被单代替,不少设施温馨而具有童趣。
“上世纪80年代我们科室处于鼎盛时期,当时医护加起来有40名左右,病床有50张,走廊上经常加床。”该院儿科主任徐辉甫介绍,上世纪90年代公立医院逐步面向市场,因儿童用药量、辅助检查及收费项目较少等因素,儿科成为相对“不挣钱的科室”,日益沦落为医院“边缘”,包括该院在内的江城医院儿科慢慢衰落。2002年10月,该院撤消了儿科病房,仅保留了儿科的门诊和急诊。
对于儿科病房再次开放,徐辉甫非常高兴。他介绍,此次重新增设的儿科病房及新生儿病室共有25张床位,可为更多患儿提供及时、优质的治疗。
江城数家医院也有类似打算
据了解,一方面由于儿科相对“不挣钱”,另一方面由于儿科医生紧缺,再加上近年来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一类专科医院在儿童科室划分上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从而吸引了大部分病源,十几年来,包括武汉在内,全国许多地方的公立综合性医院陆续关停儿科病房,有的甚至连儿科门诊都撤销了。
武汉市第一医院此举,意味着江城儿科病房十几年来“只关不开”的局面或将迎来扭转。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武汉数家公立医院均有扩大儿科门诊规模或增设儿科病房等考虑,比如汉口医院儿科主任李晓岚表示,明年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开设儿科专科门诊,以满足周边儿童就医需要;而汉口另外一家公立医院表示,未来条件成熟时,也将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增加儿科病房。
“二孩”增多是重要原因
综合性医院陆续考虑恢复或扩大儿科门诊与病房,“二孩”政策的实施是重要原因之一。武汉市儿童医院院长邵剑波表示,近年来儿科医疗资源本就严重不足,“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伴随新生儿大量增加,住院儿童也进一步增加,不少医院儿科病房人满为患,儿科压力倍增。以该院为例,目前该院一半以上病人来自武汉市外,扩建增容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面对日益突出的儿童就医问题,需要大型三甲医院挺身而出担当起社会责任。”武汉市第一医院医务处负责人表示,开设儿科病房既有利于缓解儿童就医难,也顺应了国家新医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