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长江日报】武汉医生连服28天预防用药一切平安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6-12-16 浏览量:557

援非期间防护有限为艾滋病产妇做手术


   本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喻锎)“感谢你对我和我们国家的帮助。”昨日,市一医院妇产科医生杜娟网上收到莱索托患者的感谢。过去一年,她在防护有限的情况下为多位艾滋病患者手术,甚至接生,回国前除了身上的衣服,捐出所有个人物品。

   1999年以来,我省先后向非洲南部内陆国家莱索托王国派遣了10批次医疗援助队。去年10月,37岁的杜娟经过申请考核,成为第10批队员,踏上了援非之旅。

   杜娟服务的莫特邦医院是莱索托最大的公立医院。医疗条件只有国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由于专业医生少,杜娟本是妇产科医生,实际上承担了全科医生的工作。

   刚到医院不久,当地小诊所转来一名难产的孕妇,双胞胎怎么也生不下来,杜娟一检查,是罕见的胎头交锁,即两个宝宝的头缠在一起。在国内,由于产检规范,一旦发现就及时手术,但在当地,往往是临产发作了才知道。

   检查时,一个宝宝的胎心音已经听不到了,另一个宝宝则十分微弱。杜娟当机立断进行手术,取出宝宝时,由于窒息太久,小脸已憋得发紫。杜娟又进行胸外按压,终于保住一个宝宝。这次救治让中国医生声名远播,连医院内医护人员的亲属也来找杜娟看病。

   在莱索托,艾滋病与结核病发病率很高,该院住院患者中70%是艾滋病感染者,她时常面临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的情况。今年5月,一名产妇产后大出血,送来时,人已昏迷,胎盘还留在体内。产后大出血是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得尽快将胎盘取出,止住出血。这时已明确该产妇是艾滋病患者。这家医院几乎没有艾滋病防护设施,只有常规的长及手腕的手套。救命要紧,杜娟顾不得想太多,亲手为产妇剥离粘连的胎盘,鲜血喷到了她的手上、脸上、身上。“身上难免有隐蔽的小伤口,后来想想真后怕。”杜娟说。

   产妇的命保住了,杜娟却因为职业暴露,连续28天进行预防性服药,她对药物反应很大,持续恶心、呕吐,人瘦了六七斤。回国后持续监测,所幸一切平安。

   “在国外,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国家日益强大。”杜娟说,当地人看到中国医疗队,会用中国话高呼“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