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医患多次联手换来老人25年光阴
家属主动为医生写“免责条款”
84岁的付景文老人于9月19日在我院因病去世。23日,付景文老人一家八位亲人给医院送来感谢锦旗。从59岁起,老人就是我院的常客,闯过多次生死关,儿子甚至自动给医生写了三条免责“条款”。
“我想给医生卸包袱。”,老人的儿子付江告诉我们。“治疗重病是有风险的,如同闯关,但医患救人目的是一致的。父亲能有质量地多活25年,就是医患联手闯关的结果。”
9月19日,老人走了。那天,心内一病区的护士们不约而同转发与老人合影悼念。护士长夏雯说:“多次重病,老人失语了,但能听懂,理解我们,就像我们的亲人。”
付景文老人是我市第一届(1953年)特级劳模。1989年,他第一次发作大面积心梗,送到我院,经过全力抢救,夺回一命。
付江回忆,几年内,父亲多次发作心梗、心衰,但都抢救脱险,心脏内安放了4个支架。到2006年11月,老人再次出现重度心衰,已无法再安新的支架,只剩下心脏搭桥一条路,但76岁的老人是否能耐受得了开胸大手术。
付江和家人一道强烈要求医生“搏一把”。这次手术进行得很成功。付景文老人手术后生活质量不错,逛街,回家上4楼,自常生活自理。
去年端午前后,老人心肺同时出现衰竭,生命垂危。有一种特效的头孢类药物,但考虑老人有药物过敏史,医生并不敢用。“先用看效果,万一出事,不怪你们。”家属为医护人员减压。用药后,老人脱险。
今年1月4日,老人在医院内不慎摔倒,造成髋关节骨折,吃喝拉撒全在床上,完全不能动,稍微挪动下身体,就钻心得疼。
“这种活法毫无质量。”老人和家属都赞成再闯关手术。付江在看完高龄手术风险知情事项后,又主动手写了三项加在后面,然后签字,作为替医生免责。
“我主要写手术后发生的意外,不怪医生。”他说。
老人在手术后能够活动。今年中秋,他在亲人们搀扶回到了家,与亲人团聚,回到医院不久,慢慢停止了呼吸。 (宣传处喻锎 《长江日报》9月24日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