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公告

News bulletin

【长江日报】精湛技术+智慧服务70年坚持“医心为民” 武汉市第一医院以患者获得感为发展坐标

发布者:宣传科 时间:2019-06-13 浏览量:763

NewPic-1_b.jpg

市一医院盘龙院区康复治疗中心,“半蹲医生”马艳坚持蹲着为患者检查

NewPic-8_b.jpg

设在门诊一楼大厅的预约服务管理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及电话预约挂号

NewPic-9_b.jpg

“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勤手语导医义工队8年服务聋哑患者2200多人次
NewPic-10_b.jpg
 在市一医院皮肤科中医综合治疗区,尼泊尔卫生部官员观摩“火针疗法”
NewPic-11_b.jpg

市一医院90余种自制制剂享誉江城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1927年的春夏之交,留日医学博士李博仁筹得2万银元,只有20张床位的汉口市立医院在旅社中创立。1949年汉口解放,医院回到人民的怀抱,正式命名为武汉市第一医院。

    新中国诞生与崛起的70周年里,“武汉一医人”不忘初心,俯身甘为人民健康守卫者,昂首勇做健康事业追梦人。

    精湛技术

    “高位嫁接”打造院士级区域诊疗中心

    武汉市第一医院“董家鸿院士工作站”已正式落户挂牌,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肝胆胰外科专家董家鸿院士为特聘专家。这意味着更多武汉及周边片区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院士级的专家服务。医院将以“董家鸿院士工作站”为依托,将肝胆外科逐步打造成为武汉地区肝胆外科区域诊疗中心、临床医学中心。

    创建首个院士工作站,是医院“高位嫁接”引智工程的重大举措。为给老百姓提供最前沿最优质的医疗服务,该院站高位谋发展,多年来推行“高位嫁接”项目,引进高精尖技术,推动培养高端医技人才,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该院消化内科、肝胆外科、耳鼻喉科等科室自请专家,为病人做高端手术。专家来汉手术,产生的所有费用均由医院承担,不需要病人额外多掏一分钱。

    医院高起点制定区域诊疗中心建设规划,正全力建设中部地区皮肤病区域诊疗中心、中部地区脾胃病区域诊疗中心、武汉市康复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积极努力争创中部地区血液透析治疗中心、中部地区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等一批区域诊疗中心和医学中心,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半蹲”精神打造一流康复医学中心

    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的马艳医生团队,长年坚持蹲下来为康复患者检查,常常一蹲就是几十分钟。马艳带领她的团队,用“半蹲”精神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康复医学中心。

    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是全市规模最全、技术力量最优的康复专科,如今拥有150张床位,治疗区域面积达1500平方米,目前已经开展神经康复、骨科康复、儿童康复、疼痛康复、运动损伤康复、手外伤康复、肺康复及假肢矫形康复工作;年出院人数达2200人,年门诊量近万人次。

    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康复医疗在慢病管理中的服务能力。武汉市第一医院顺应国家要求,围绕“发展大康复,建设大健康”,着力打造“武汉市康复医学中心”,计划在3年内将康复医学科病床规模达到三级康复医院规模(300-350张),逐步建成武汉市康复医疗指导中心、康复教学培训中心、康复技术培训中心、康复大数据管理中心。通过5年时间,努力创建成为“湖北省康复医学中心”。

    首家市属医院获批开展最前沿免疫治疗

    2019年5月29日对许多淋巴瘤患者而言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湖北省首张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处方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科开出。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全球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是国内外治疗该病的首选标准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总生存期。

    面对难治性和复发性血液肿瘤,目前可以采取“CAR-T细胞免疫治疗”。2019年2月26日,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获批开展国际最前沿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成为武汉首家开展该项治疗的市属医院,免费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肿瘤患者提供一个化疗、放疗、移植之外的治疗途径。当天,该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同时开科,拥有4个百流层移植病房、3个千流层移植病房和1个万流层移植病房。

    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目前是武汉市属医院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雄厚的血液专科,在血液肿瘤及血液疑难危重疾病诊治方面拥有较强的实力。

    市属医院首家生殖中心“好孕”连连

    武汉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成立于2011年,是武汉市属医院中首家准入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单位。2016年在武汉市属医院中率先取得开展试管婴儿技术的资质,医院投入700万元左右,用于为该科配置开展试管婴儿的顶尖设备。

    该科成立以来,治疗方案紧跟生殖领域的治疗前沿,实现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60%、复苏周期临床妊娠率64.29%,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此外,该科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设有专职中医专家,对于一些病人可在做试管之前进行中医的调理,调节卵泡的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再结合试管婴儿技术,让病人能够获得妊娠。

    该科近年来发展迅速,业务量大幅攀升,医疗质量持续提高,年门诊量达3万余人次,每年通过促排卵、人工授精、试管婴儿方式治疗怀孕的患者就达千余人。

    “中西合璧”显优势“中医药工程”谋突破

    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探索,坚持中医药事业的不断传承与创新。如今,医院各级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治疗率均超过70%,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率达85%,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大于90%,11个“国家级重点专学科”领跑江城。该院秉承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在自制药、中药饮片上“双管齐下”,实施“中医药工程”,力求中西突破。在江城市民心目中,该院的自制药剂是效果好、价格低的“名药”,甚至不少外地患者宁可跑远路、排长队,只为开医院的自制药。经过数十年不断的研制与改进,医院院内制剂已达98种,其中中药制剂达48种,广泛应用于老百姓的日常健康保健。该院已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医院传承创新能力建设项目。

    医院一直坚持“中医有品牌,西医有特色,中西医结合显优势”,中医传统技术和西医新技术“中西合璧”,锻造出“1+1>2”的疗效,成为医院核心竞争力。

    智慧服务

    最大皮肤专科门诊“全预约”化解看病难

    看皮肤病去武汉市第一医院,已成湖北省居民的共识。作为武汉市属医院中首个享誉全国的国家级重点专科,该院皮肤科2018年门诊量过百万人次,占武汉地区皮肤科总门诊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相当于一所三甲医院的年门诊量。以前患者到皮肤科候诊平均需两三个小时,该院推行“全预约精准分时段诊疗”后,如今在线预约的患者从报到至诊位就诊平均时间不到20分钟,患者的就医体验因此得以改善。

    该院在全市率先通过手机预约、网上预约、微信扫码预约等多途径预约方式,开展精准分时段预约诊疗。让市民看病无需苦苦排队,通过手机提前预约挂号,掐点看病即可。一部手机,能完成除面诊之外的大部分就医流程。建立预约中心,实现集中式检查、住院、会诊、日间手术“一站式预约、信息化分配”,让患者少跑路。

    患者就诊,最担心医生开“大处方”。武汉市第一医院借助信息化手段,自主研发了一套软件,不合理处方会被系统自动拦截,为医生的诊疗行为戴上了“紧箍咒”。

    率先在全市推出“AR+3D导航”。将挂号、收费、药房和各个科室、各类便民设施的具体位置全部实景“搬”到手机上,用高精度3D地图向患者提供实景实时导航,成为华中地区首家精准实景导航医院。

    作为全国首家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认证的中西医结合医院,意味着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国家标准。医院被评为“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武汉协同中心”。

    “卒中救治模式”叫响全国

    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杀手”之一。武汉市第一医院在卒中急救中打造出一整套独特的卒中急救模式:院前有120无缝对接,卒中急诊护士、卒中介入团队、卒中健康管理师贯穿院前院中院后,为卒中患者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最大限度的救治患者,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该院在全市牵头推出“武汉市卒中(中风)急救导航地图”,牵头组建武汉区域卒中专科联盟,“8+1城市圈”的54家医院共同编织“1小时救命网”,方便卒中病人能在最短时间内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在“湖北省健康管理年会”上称赞武汉市第一医院卒中中心救治技术和急诊取栓技术,并称该院打造的卒中救治模式为“武汉模式”,该院也被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评选为国家“示范卒中防治中心”。

    百条举措打造“最温暖”医院

    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市一医院在全市相继推出多个“第一”:第一家病员服务中心,第一支手语导医义工队,第一个会员制的病友会,第一个推出医疗服务“夏令时”,第一家取消门诊输液,重开儿科病房,省内率先实施重症医保自助缴费,试水多学科联合诊疗等。

    武汉市第一医院制定“一医版”最温暖服务举措100条:借力智慧医院建设,大力推广全预约分时段精准诊疗,专家号候诊时间精确到15分钟以内;开通诊间支付、床旁结算、电子胶片、健康咨询等智慧服务;探索建立“社工+志愿者”服务体系,设立专职医务社工岗,开展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服务……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让该院成为“最温暖”的代名词。

    “智慧党建”与医疗工作同频共振

    医院以“互联网+党建+医疗”三方联合的新模式,打造党员先锋、网络先锋、健康先锋,加深红色烙印,传承红色基因,激活红色细胞,驱动红色引擎,积极探索服务患者新举措,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再提升,实现了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汇聚形成了推动医院党建和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智慧党建”“医路先锋”的引领作用下,医院涌现出一大批媒体聚焦、百姓“点赞”的典型。皮肤科“微信医生”曾宪玉,5000余条消息记录构筑线上医患“朋友圈”;甲状腺乳腺外科“档案医生”赵建国,10年890份“二维码”乳癌档案架起医患“连心桥”;生殖医学科“纸条医生”胡雅君,6年写下万张“小纸条”,悉心帮助6000余名女性成功怀孕。还有“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勤、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童中胜、驻扎最远贫困村的医学博士王平、患者“打飞的”也要找的眼科专家肖泽锋、“零处方”骨科医生许福生、为病人18年不换手机号的内分泌专家高明松……一名先进人物宛如一颗闪烁的恒星,群星璀璨点亮了一片天空,进一步提升了医院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版撰文刘璇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