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News bulletin
你是否一出现耳鸣,就担心自己“肾虚”?今天,我们想告诉你:耳鸣不仅限于肾虚致病!
误区揭秘!为什么耳鸣总被误认为“肾虚”?
“肾开窍于耳”
中医自古有“肾开窍于耳”的说法,认为肾精不足可能引发耳鸣,表现为耳内持续低鸣、伴随腰膝酸软、头晕失眠等症状。
但现代医学和中医临床均发现,耳鸣的病因复杂多样,绝非单纯仅与肾虚相关!例如耳部疾病如中耳炎、耵聍栓塞等耳部问题,也可能直接导致耳鸣。
专家提醒:若耳鸣伴随,需警惕耳部或全身性疾病,而非简单归因于“肾虚”。
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中医将耳鸣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需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1.实证
风邪侵袭:耳鸣突发,病程较短,可伴有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等症状,需疏风清热或驱寒。
痰湿困结:可出现耳鸣,耳闷,头昏沉重感,胸闷,咳嗽痰多,口淡无味,大便粘滞不爽。
肝气郁结、肝火上扰: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情绪压力大、易怒的人,易出现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可能出现高调耳鸣,伴随口苦、头痛等症状。
2.虚证
肾元亏虚:耳内持续低鸣、耳鸣日久,伴随腰膝酸软、头晕失眠、夜尿频多等症状。
心血不足: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精神紧张或压力过大有关。有心烦失眠,心慌不安,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
脾胃虚弱:长期饮食不节、疲劳过度,导致脾虚不足、气血亏虚,诱发耳鸣,并可伴有腹胀、乏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实证、虚证可单独出现,也可虚实夹杂致病,具体需专业医师进行个体鉴别!
科学应对耳鸣,记住这3步!
1. 及时就医检查
通过耳镜、听力测试、影像学等手段明确病因,排除耳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
2. 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噪音刺激,减少戴耳机时间。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改善血液循环。
饮食清淡,多吃黑芝麻、核桃等护耳食物,忌辛辣油腻。
3. 针对性治疗
西医:药物(如改善微循环)、掩蔽疗法、声治疗及心理干预。
中医:针、灸、耳穴压豆、埋针、穴位敷贴及中药调理(需个体化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