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 中西医结合•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神经内科 发布时间:2023-05-25 浏览量:587

2023年5月21日上午,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主办,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承办的“中西医结合•创新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同道一起就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领域最新进展、难点、对策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交流与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杨东东教授,做了“帕金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从中西医两方面分别介绍了帕金森病的病理和临床特征、西医治疗现状、病因病机、中药疗效;介绍了莫诺苷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抑制PD模型铁死亡治疗PD的作用机理,为今后PD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治疗靶点。

 

广东省中医院李艳教授,做了“神经科常见精神心理会诊问题及应对”的报告;李教授强调了神经科常见的精神心理会诊问题,从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神经科学基础、常见评估手段、应对及处理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享了相关临床案例,为广大神经科医师提供了精神心理会诊及诊疗流程方面的思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宋珏娴教授,做了“传承与创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报告;宋教授基于急性脑出血的流行病学、病理及治疗现状,提出瘀血出血性脑中风至关重要的因素,活血化瘀也是其治疗过程中的基本治疗原则,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实现了方法、理论及药物创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保林教授,做了“缺血性卒中中医防治优势”的报告;杨教授从中风的现状切入,分析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瓶颈并带来了真实病例分享,提出了中医在养生调摄、杂合以治方面的优势,强调了中西并重的原则,将中医药辨治与西医技术相结合,努力为卒中患者带来长寿而凸显不病的防病效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长德教授,做了“中西医结合脑病一体化诊疗模式研究”的报告;王教授以脑卒中的管理模式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为例,讲解了中西医结合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即以病人为中心,整合多学科资源为病人提供一体化服务,并分享了本院中西医结合脑病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模式管理的构建、病人疗效评估,以及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希望发挥我国传统医学特色,更好的凸显我国中西医结合脑病多专业一体化诊疗的特色。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樊萍教授,做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的报告;樊教授基于血脂异常流行,从ASCVD 总体风险评估、血脂检测、降脂治疗的的靶点及目标、降脂治疗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措施、特殊人群的血脂管理等五个方面对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进行详细解读及总结,为我们进行临床血脂管理提出了清晰的思路。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刘祖发教授,做了“从病例谈中医思维”的报告;刘教授以临床诊疗案例头痛、眩晕、虚劳举隅,提出除了将中医思维模式的核心和中医的基本理论结合起来的辨证论治中医思维,还应重视病因论治、重视辨病的中医思维。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彭伟教授,做了“基于身心医学模式的老年眩晕治疗浅谈”的报告;彭教授基于现有医学模式治疗老年眩晕存在不足之处,提出更注重老年眩晕患者整体状态和心理因素,并从生物、心理、社会方面综合干预的身心医学模式,阐述了身心医学模式的中医药理论,认为基于身心医学模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未来治疗老年眩晕的理想方案。

本次中西医结合创新论坛上,专家们先后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形式的授课,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既有丰富的理论成果,又有鲜活的案例,专家们将自己多年的医学经验和潜心研究的成果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使大家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分会将肩负引领中西医协同发展、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新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