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技术及医疗服务舒适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静脉输液已不能满足患者治疗与护理的需要。 PICC置管术已在我院开始实施多年,由于其风险性小、安全可靠、置管成功率高、且减少病人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而受到广大病员的青睐及一致好评。为满足广大病员的需要,在护理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院成立了专门的PICC置管室,于今年7月1日正式启动。
PICC置管的管理模式采用了品管圈形式,由获得PICC置管证书的护理人员组成,并已制定出圈名和圈徽,逐渐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为满足临床各科室置管的需求,PICC置管室现在由8名护理人员参与值班。PICC置管室自成立1个月以来,已成功置管31例,这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数字。在这成功的31例中,分别来自肿瘤科、血液科、甲乳科、重症监护室、干部病房科室的患者,有29例使用了塞丁格技术,26例引用了超导技术,这说明我院的PICC置管人员技术已是比较成熟,设备也完善,无疑给某些外周血管条件差的病人带来了福音。
PICC置管室的成功建立,不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置管环静,还营造出组员之间相互讨论、总结经验及交流经验的氛围,对PICC置管术在全院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在往常行PICC置管,是靠肉眼或经验来评估血管,对于肘部静脉差、肥胖或不充盈的血管,这种评估方法不仅增加手臂静脉穿刺次数,而且增加机械性静脉炎的机率,患者也需承受更多的痛苦。PICC置管室成立以来,充分地使用超声引导和塞丁格技术,攻克这些诸多难题,减少患者的痛苦,极大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各临床科室静脉条件极差的患者提供了置管机会。最后置管完毕,可通过超声观察确定导管位置,减少了导管异位导致反复X线检查给患者带来的放射损伤和增加费用。与此同时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减轻,也大大减少药物外渗,特别是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带来的风险,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我院PICC置管术的开展和超声引导、塞丁格新技术的引进,不仅只是造福于广大病友,也是作为护理技术的革新给我们临床护理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将迎来机遇,接受挑战,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追求中不断进步。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开枝散叶,壮大队伍。
静脉治疗小组 黄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