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日,养心正当时

来源:本站 发布人:殷琼(公共卫生处) 审核人:殷琼 发布时间:2024-05-16

炎炎盛夏日,养心正当时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之后,暑热渐盛,自然界迸发出蓬勃旺盛的生机,人体的心气也渐盛,《黄帝内经》说:“火热为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因此立夏时节,养生的原则逐渐从护肝转变为养心。那么我们应如何养心,以适应炎炎夏日呢?


     养心三宜

1、宜静心戒躁:在情志方面,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愉悦。“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立夏之后尤应重视情志养生,力争做到“戒怒戒躁”,使自己养成急事不惊、烦事不争的心态,要使自己做到心静自然凉。总之,立夏后我们应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切忌大喜大悲,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以免伤心、伤身、伤神。

2、宜午后小憩:“立夏”时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如老百姓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为了防止睡眠不足的“夏打盹”,就要增加午休,尤其是老年人,有睡眠不实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午后小憩”,以消除疲劳,保持精力充沛,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得到休息。但要注意睡觉时不能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3、宜清淡饮食:在饮食方面,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因为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故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及时补水,低盐低脂。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山药、小麦、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晚饭时可经常喝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养护脾胃。还可少饮葡萄酒等,可畅通气血、消暑解渴。


     养心三忌

1、忌喝冷饮:炎炎夏日,许多患者贪凉,喜欢喝冷饮,常喝冷饮会让“喜燥恶湿”的脾胃受伤,出现腹胀、食欲减退、容易困倦等消化道症状。夏季高温,雨水增多,易导致湿热盛行;冷饮内积,导致里生湿热,人体易出现口苦、食欲下降、腹泻、湿疹等症状。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最好不要急着吃,应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少吃或不吃。

2、忌大汗: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流汗过多易伤阳气。立夏以后,自然界中阳气渐长、阴气转弱,气温逐渐走高,体内新陈代谢加快,因此,在运动方面,要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

3、忌燥怒:夏季属火,火气通于心,心“主神志”,天热心火浮,暑热易让人烦躁不安,心神被扰动,出现心神不宁,心跳加速,进而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临床上,情绪不佳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急躁易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因此立夏时节,应忌燥怒。

 

养生小妙招:穴位按摩

     夏养心气,宜多揉“三穴”:劳宫穴、少府穴、内关穴

心气虚,多揉位于掌心的劳宫穴,可以缓解心悸、心痛等病症。心火旺,多掐揉少府穴,可清心火。每天按揉这两个穴位各 3-5 分钟,就能有效地宣泄心火、补足心气。

此外,可以经常按摩内关穴,按摩时以产生酸、麻、胀感为最佳。如能坚持经常按揉,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说明达到了较好的刺激效果。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保护心脏,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供稿:综合医疗科老年病科